熊猫同学胡明:产教融合,IT职业教育的新挑战_思博新闻-思博网络SPOTO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熊猫同学胡明:产教融合,IT职业教育的新挑战

更新时间:2022年03月14日   作者:spoto   标签(Tag):

我们都知道,2021年,实在是不简单。

但相较于其他赛道,国家的整体政策,对于我们职业教育还是呈现出利好趋势的。

看到好的趋势,要学会抓住它。比如此前的自媒体风口、线上教育风口,对企业来说都是绝好时机。

在互联网教育的元年,我们的熊猫同学转型线上。转型之后,我们顺着风的方向,顺其自然的就在这个领域内,成为全国的第一名。

由此可见,了解教育市场趋势,适时抓住风口,对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在腾讯职业教育分论坛上熊猫同学创始人胡明为我们分享了关于IT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观点。

 

熊猫同学创始人:胡明

 

发展态度:断臂求生,瞄准机遇

在职业教育赛道,如何更好发挥企业潜力?

对此,我的答案是:你要有“时刻破局改变的勇气”。

我们来从实际出发,讲讲具体案例。

很多时候,别人都会问我,“你怎么眼光那么好?一下子抓住了在线教育的机会!”,其实是不得不转型。

我在创业之初,其实是一个技术型的创业者。

作为讲师出身的创业者,我每每遇到困难,更多想到的是怎么去“节流”,而不是“开源”……但其实,我后来才知道,钱是省不出来的。

找到新的“源头”,才能让企业继续运转下去。所以,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线下全部业务砍掉,专注做在线教育。

转型初期是一段很痛苦的经历,那会儿作为创始人,事事得亲力亲为,在创业10年左右,我从董事长又回去做一线员工的工作。

这也是转型必须要面对的情况,这时候创业者如果不去身体力行带着大伙突破,指望员工伙伴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员工伙伴只会默默观察你,所以只能靠自己带头突破。

正式因为死里逃生的经历,也让熊猫同学思博网络飞速成长。在转型以后,组织能力快速成长,我们在2016年到2019年这4年间增长了10倍。

但是,转型线上就万事大吉了吗?

2020年的疫情以后,越来越多朋友和我说:你们做在线教育去年肯定非常好,今年肯定还会更好。

但是,越来越多的线下机构都跑到线上来,竞争一下子激烈了不少。

时代在不断变迁,整个教育行业的普遍由盈转亏,所以,我们在座的每位都不得不时时刻刻面临新的挑战。

不论是线下转型线上,还是线上拓宽发展,“时刻破局改变的勇气”是必须拥有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职业教育这条赛道上越走越远。

 

经营重心:反“客”为“主”,洞察本质

一般来说,大家所关心的重点,往往都是企业的高效发展和经营之道。但是,经营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业不同,教育机构本质上围绕这的是“学生”运转。学生不仅是教育机构的“客户群”,也是决定教育机构是否能长远发展的“主人翁”。

基于此,我们来聊聊这个大会的第二个议题:如何从本质上辅助学生解决职业发展问题。

这个问题,初看仿佛是我们每家教育机构里课程服务的延伸。但经营熊猫同学19载,我对此慢慢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里先说一个题外话,相信每位创业者都会在某一阶段拿到融资,对吧?很多人会想啊,我们公司没多少资产,投资人为什么会给我们那么多钱?

投资人看重什么?自然是看重你的团队价值,你选择的赛道有价值,核心是你的团队有价值。

你可以像投资自己一样去投资你的团队;

当然也可以像投资团队一样去投资你的客户。

因为你的客户,你的学生们,也是你品牌中最重要、也是最庞大的一个部分。

我在经营熊猫同学的这些年里,深刻认识到一点:

我们经营的核心是“人”,是客户,是想要学习成长的一群高质量的人群。

作为教育机构,我必须得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所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除了授课,教会他们技能,帮助他们升职加薪之外,我们还想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终身成长”的解决方案。

这是行业的整体生态化趋势,熊猫同学自己的生态,就是建立“人-课-场”的逻辑(下文会重点解释)。

把学生的职业发展当做教育机构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和我们的未来发展荣辱与共,这就能本质上解决问题。

解决了学生的难题,更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何乐而不为?

 

未来已来:独行快,众行远

熊猫同学的企业文化里有一句话,叫:“独行快众行远,一群人的坚持比一个人坚持更容易”。

就是大家携手抱团取暖,才能携手共赢的意思。

关于2022年的职业教育趋势和布局,我觉得和上面这句话息息相关。

毕竟,我始终认为,职业教育行业的未来,是会形成“产业链”的未来。

在未来,会有专门的机构获取流量,还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招生,有的机构可能会更多去专注于教学的内容跟研发,或者服务的交付,它会慢慢变成一种生态,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就像是现在的电商行业,有专门卖货的角色,有专门生产的角色,还有专门的供应商提供供应链,这是一个很细致的分工,也是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高度会有的必然趋势。

现在全国都开始倡导数字人才的培养,毕竟十四五规划中指出,中国需要大量发展的数字人才和数字经济。

在中国最缺的数字人才的时候, 我们就把机构定位在人才培养上,这就是“站在风口”。

我们过去看好的一个点叫做“人-课-场”,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找到客户(人),然后培训课程(课),促使他提升他的职业能力,为此给他提供一个学习的场地(场),帮助他实现他更大的人生价值。

但是现在,我们想要重新调整一下,把“人-课-场”模式,改成“产-课-人”模式 。

产业第一个产能是生产的“产”,职业教育最终输出的产品是人才。

从产业中心定位明晰这个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和岗位,然后倒推设计我们的教育课程,然后再回到这边去给我们的学员授课。

因为,不断迸发的产业需求里,业务量成几何倍上升,但是数字化的人才并没有成几何倍数增加,供给远远小于需求,产业侧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所以,我们才想去做这样的一个实践。

就像是以前的海底捞,很多商场邀请它入驻,从而为商场实现引流。我相信,随着各个政府和学校的发展,他们也希望有这样的专业机构能给他们做这件事情。

我们希望搭建起中国各城市的数字人才基地,从而实现向产业侧大厂的人才输出,把我们的这个生态链融入进产业侧的生态企业中去,这是我们未来的定位。

这也是我们企业文化中“独行快,众行远”的真切落实。

19年来,我们经历过很多风波,也经历过很多低谷,但我们始终坚持抓住机遇,不断转型和迭代,初心也不过是希望:可以和行业内的各位,一起见证未来、共创未来。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马上抢免费试听资格
意向课程: *必选
姓名: *必填
联系方式: *必填
QQ:
思博SPOTO在线咨询

相关资讯

7天无条件退款
24小时实验室开放
全程跟踪服务
无条件免费重读

即刻预约

免费试听-咨询课程-获取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