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备考全纪录】从迷茫毕业生到HCIE:邓同学的实战笔记|SPOTO思博学员故事
大家好,我是邓同学。
这是一份从备考到拿证的完整心路历程,希望能帮到正在备考的你。
首先要非常感谢思博的张老师、童老师以及小胖老师,在我学习和求职的过程中,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指导。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思博的这段经历,以及我从一个迷茫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 HCIE 工程师的全过程。

一、起点:毕业与第一份工作
我在 2023 年毕业于温科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虽然是对口专业,但在学校期间因为贪玩,浪费了很多学习的时间。
幸运的是,毕业后我入职了一家本地的集成商公司。但由于在学校荒废了太多,刚入职时的我几乎手足无措。为了未来发展,我在入职第二个月就报名了思博的 IA+IP 班,希望在技术上得到提升。
二、IA+IP 阶段:打基础,建立信心
我的 IA 和 IP 班是张继翔老师教的。张老师对每个知识点都分析得非常透彻,而且经常在课程中进行拓展,让我学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模拟器,而是能真正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思博的题库准确率也很高,在 IP 考试时让我如鱼得水。
不出所料,2023 年底我就在杭州顺利考到了 HCIP 证书。
三、决定进阶:冲刺HCIE
拿下 HCIP 后,我对自己的现状依旧不满意,决定继续挑战更高目标——HCIE。
因为工作原因,我在 2024 年 7–8 月才重新入班学习。也要特别感谢当时的班主任老师,为我一直调整班级,让我能顺利跟上课程。
四、理论学习:压力与坚持
我所在的 IE 班是童驰阳老师带的。刚开始学习理论的时候,我就感受到相当大的压力。
所幸,在学习群里不断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经过坚持和努力,我终于在 9 月完成了理论部分的学习,并顺利通过了考试。
五、实验环节:园区备考的细节挑战
1、 X 园区
刚开始练习 X 园区时,我遇到了很大问题:
• 一是部分配置理解错误;
• 二是总是超时,根本做不完。
前者我通过不断看童老师的录屏来加深印象,后者则是借助群里大佬们的配置方案来提高效率。
经过大约两周练习,我终于能在自己电脑上 70 分钟内完成 Python + X 园区的配置。
在把录屏发给小胖老师确认后,我终于进入了真机环节。
2、真机练习
真机和自己电脑练习完全不同。它能很好地模拟考场的紧张感,也有配置细节的差异。
我第一次练习 X 园区 + Python 的真机时,时间只预约了 2 个小时,结果连 X 园区都没配置完成。后来在小胖老师提醒下,我才知道:首次上真机最好开个会议,把过程发到群里,这样群里的大佬可以帮忙排错。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后续的真机练习逐渐顺利了。
3、Y 园区
Y 园区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由于设备限制,在自己电脑上没办法实打实配置,只能依靠 PPT 和录屏学习。
即便如此,我第一次上真机时还是没能完整做完。Y 园区的步骤繁多,很容易漏掉某一步,导致现象错误。排错时也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
后来我不断开会议,把过程分享给群里的大佬,让大家帮忙看问题,才慢慢理清了思路。
4、Z 园区(MPLS + SRv6)
Z 园区的 MPLS 部分相对简单,但 SRv6 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因为我之前 IPv6 的基础不够扎实,所以 SRv6 的学习让我反复回去看录屏。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遇到有些知识点遗忘时,一定要多翻录屏,加深印象。
五、全套练习:时间管理与细节把控
完成三个园区后,我进入了全套练习阶段。
全套练习和单个园区完全不一样:
• 配置量更大;
• 时间把控要求更高。
比如在做 Y 园区设备上线时,我就学会了提前去配置 Z 园区的脚本,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经过 4–5 次全套演练后,我信心满满地报名了考试。
在正式考试前,我还特地把童老师和小胖老师发的“死法文档”看了好几遍,防止出现低级错误。尤其是截图和备份交换机,这两个环节非常耗时,我第一次练习备份交换机时,光是这个步骤就花了将近 1 个小时。
最终,我顺利通过了考试,拿下了梦寐以求的 HCIE 证书。
六、职业进阶:从证书到新工作
当然,我跟思博的故事到这里都还没有截止。
拿到 HCIE 证书后,我花了近两个月才找到新工作。 因为缺乏面试经验,我在求职初期也走了不少弯路。
在这过程中,小胖老师帮我修改简历,并一步步指导我如何投递和面试。
最终,我顺利入职了一家公司,目前正在逐渐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未来,我依旧想继续提升自己,争取完成 双 IE 的目标。
七、感谢与收获
这一段学习与成长经历,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 学会了坚持;
• 明白了排错能力的重要性;
• 体会到了团队和老师们的支持有多宝贵。
最后,我要由衷地说一声:
感谢思博,感谢思博的老师和同学们。


上一篇: 最新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