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故事】从机械跨界网络工程 |17个月认证 + 3年实战,我的逆袭之路
大家好,我是张同学。
2025年应届毕业生,本科专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凭借“3年兼职实战+17个月系统认证”的积累,拿到HCIE证书后,成功跨行业入职广西宝信迪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医疗网络实施与运维。
很多人觉得跨行是“孤注一掷”,
但对我来说,那不是冲动——
是三年摸索、无数深夜、一次又一次确信之后的选择。
我的职场起步并非遵循传统校园求职路径,而是凭借清晰的职业规划与扎实的技术积累逐步推进:大一至大三期间,我在中国电信兼职,深度参与校园网络运维工作与相关项目实施;
2024 年 1 月至 5 月,我集中精力攻克软考网络工程师认证;
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又系统学习华为 HCIA 到 HCIE-Datacom 的全阶段课程并成功取证,最终顺利实现从 “机械专业学生” 到 “网络工程师” 的职业转型。

一、我的学习与成长轨迹
大学前三年,我一边啃机械专业的“制图、自动化控制”课程,一边在中国电信的兼职中找到方向:从帮学生排查WiFi断网,到参与校园宿舍区网络布线、交换机调试,我发现自己更擅长“用技术解决实际连接问题”,而非机械设计。
但零散的兼职经验缺乏体系,于是我制定了“先基础后高阶”的认证计划:
2024年1-5月:软考网络工程师备考:用5个月补完计算机网络基础,从OSI七层模型到路由器、交换机的基础配置,结合兼职中“校园网故障排查”的经历理解知识点,5月顺利拿证,搭建起完整的网络理论框架;
2024年5月-2025年5月:华为HCIA-HCIE-Datacom系统学习:从HCIA的“网络入门知识”打基础,到HCIP的“企业级路由交换深化”,再到HCIE-Datacom的“复杂拓扑设计、EVPN/VXLAN部署、网络高可用方案”攻坚,耗时12个月拿证,将技术能力从“校园兼职级”升级为“企业项目胜任级”。
这两份证书与3年兼职经验的组合,让我在求职中突破“专业不符”的限制,入职后能快速上手医疗网络的设备调试、故障排查等工作。
二、为什么我选择了思博
接触思博网络,是在 2024 年 3 月 —— 那时我正处在职业选择的迷茫期,一边想从机械专业转向网络工程师领域,一边又对未来就业方向不够确定,尤其纠结是否要投入精力考取 HCIE 认证,总担心方向选错、努力白费。
就在这种犹豫中,我刷到思博老师讲故障排查逻辑的直播:
“现象 → 原因 → 排查步骤”
恰好和我之前在电信兼职做网络运维的实操流程完全对上,瞬间让我心里的迷雾散了大半,也真切意识到:跟着专业的方向系统学习,比自己盲目摸索要少走太多弯路,考 HCIE 的决心也一下子坚定了。
2024年5月,我直接报名思博HCIA-HCIE直通车班。我的导师是张总。
张总深耕ICT领域多年,拥有扎实的企业网络项目实战经验——不仅主导过高校场景的网络部署,还曾负责宁夏宁安医院全院信息化网络建设这类医疗领域的重点项目,对不同行业的网络需求与技术落地逻辑有着深刻理解。
导师张总的一句话至今记得:
“非科班没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出身更重要。”
他特别懂“非科班出身基础薄弱、兼职备考时间碎片化”的痛点,知道如何帮这类学员搭建知识体系、高效利用时间。
在我备考HCIE的整个周期里,从初期学习规划的制定,到中期技术难点的拆解,再到后期实战案例的复盘,他的专业指导始终贯穿其中,帮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那一刻,我不再怀疑:方向对了,努力就不会白费。
“非科班友好” 的课堂基础教学:在 HCIA 阶段的课堂上,张总深知我们非科班学员对网络概念的陌生,总会用 “类比法” 拆解难点。
讲到 “IP 地址段” 时,他在课件上画电信分公司片区图类比讲解;说起 “路由器”,就用 “片区间转运站” 的日常场景举例,还会随机提问,通过课堂互动让抽象概念变得直观,我这种机械专业出身的学员也能快速跟上节奏。
在一次HCIA阶段的课堂上,张总结合班级里不少同学兼顾学习与实践的情况,主动发起了“时间规划与高效学习”的议题讨论。
他笑着问大家:“很多同学可能既要上课、练实验,还要兼顾兼职或其他事务,怎么把HCIA到HCIE的学习任务合理拆分,大家有什么想法?”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张总在黑板上梳理出统一的规划思路:“其实核心是‘化整为零’——我们可以把整个学习周期拆成‘每周2个核心知识点+1次课堂实验’,比如这周聚焦IP地址规划和路由器基础配置,下周攻克VLAN划分和交换机实操,每个小目标都具体可落地。”
他特别强调:“大家要优先掌握‘即学即用’的技能,像咱们这节课重点练的故障排查三步法、设备配置常用命令,不管是做校园运维兼职,还是课后模拟实验,都能马上派上用场,通过实践反哺理论记忆。”这番话让班里的同学都觉得思路清晰了不少。
临近HCIE-结课的综合指导课上,张总围绕求职面试中实践经历的表述技巧进行指导。
他举例说:“很多同学都有校园网络维护、WiFi部署这类实践经历,面试时关键是把技术亮点提炼出来。
比如可以说‘运用HCIE阶段学的网络架构思维,完成宿舍WiFi的信道规划与覆盖优化,结合链路聚合技术解决多用户并发断网问题’,这样既能体现实践能力,又能凸显认证的技术价值。”
我听到这里,不禁想到自己之前独立完成4栋宿舍WiFi部署的经历,默默跟着老师的思路梳理表述逻辑。
后来面试广西宝信迪时,正是运用了课堂上学到的这种方法,清晰展现了技术与实践的结合优势,顺利通过了面试。
三、学习过程:难,但值得
作为 “非科班 + 兼职党”,12 个月的 HCIA-HCIE 学习满是 “时间冲突” 与 “专业短板” 的挑战,最难忘的是这两个困难:
难点1:兼职+学习冲突
2024 年 9 月电信有校园迎新网络项目,我连续 2 周每天忙到晚上 9 点,导致 HCIP 的 “BGP 协议” 章节漏学,后续学 HCIE 时完全跟不上。
解决:发现进度脱节后,我立刻自主调整节奏 —— 摸索出 “碎片化 + 集中突破” 的学习模式:通勤时刷思博 “BGP 知识点短视频” 快速补理论框架,午休时用手机备忘录记 “BGP 常用命令” 强化记忆;
周末专门腾出 3 小时 “恶补实验”,对着思博录播课一步步复现 “BGP 邻居建立、路由传递” 操作,每完成一个步骤就截图配文字,整理成 “图文手册” 方便后续复习;同时主动和电信兼职负责人协调,暂时减少 1 天兼职时长,优先保障 HCIE 核心章节的学习时间,逐步把落下的内容补了回来。
难点2:理论懂了,但落不到实战
学 HCIE “网络高可用方案” 时,我能背下 “VRRP + 链路聚合” 配置步骤,但结合兼职接触的 “校园网双核心部署”,却不懂 “如何计算 VRRP 优先级”,也不明白 “医疗网为何需要更高冗余度”。
解决:为打通理论与实战的壁垒,我主动收集博客论坛里的 “校园网、医疗网高可用案例”,逐篇拆解方案中的技术逻辑;
在思博学习群发起组队,和同学模拟 “校园网升级医疗网” 场景,用 HCIE 知识设计优化方案,比如针对医院急诊区需求,尝试 “调整 VRRP 优先级 + 双链路备份” 确保网络零中断;
同时把兼职中遇到的网络故障分类整理成 “问题清单”,对照 HCIE 教材里的解决方案一一匹配分析,慢慢就实现了 “理论 - 兼职 - 技术应用” 的衔接。
四、我的学习方法
结合“17个月备考+3年兼职”,我的学习方法核心是“时间高效利用+实战导向落地”:
1、“三场景绑定”学习法:
每个知识点对接“考点+兼职场景”。比如学“ACL访问控制”,既记“配置命令(考点)”,又练“限制校园学生访问办公区(兼职)”,一个知识点对应两场景,巩固记忆还积累经验;
2、 “碎片化+集中化”时间管理法:
将17个月拆成“月度目标+周计划+日任务”:碎片化时间(通勤、午休)“输入”(背命令、看考点短视频);集中时间(晚上、周末)“输出”(练实验、做模拟题),比如每周日下午3小时按考试标准练HCIE实验;
3、“问题驱动”复盘法:
准备“三色笔记本”:黑色记“兼职故障”(如“校园网部分用户无法外网”),蓝色记“学习疑问”(如“BGP选路为何优先本地优先级”),红色记“解决方案+对应知识点”,复习时重点看“问题对应的知识点”,比盲目刷题效率高3倍。
五、我的学习感悟
这段经历让我有三个深刻感悟:
1、“兼职不是负担,是认证学习的‘活教材’”:
兼职中遇到的“交换机端口聚合错误”“WiFi覆盖死角”,正是HCIE实验的“实战原型”——比如我解决过“校园网双核心切换故障”,学HCIE“VRRP主备切换”时能快速理解“优先级配置的重要性”,实战让理论更透彻;
2、“非科班不代表‘先天不足’”:
我曾因机械专业自卑,但张总告诉我“网络行业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看专业出身”。后来发现,机械专业培养的“逻辑拆解能力”“动手细心度”,让我在HCIE实验中更少出错,故障排查更有条理,非科班短板能变成优势;
3、“认证是‘长期投资’,不是‘短期冲刺’”:
12个月HCIA-HCIE学习,我没追求“速成”,而是稳扎稳打。慢节奏让我不仅拿证,更掌握“能落地的技术”。
六、考试前的准备
考试前3个月,我围绕“保重点、补弱项、连职场”冲刺:
1、理论备考:
把思博“HCIA-HCIE高频考点”(EVPN、网络高可用、故障排查)过5遍,软考重点练“案例题模板”(“现象-原因-解决方案”);复习时结合兼职经历,比如背“BGP选路”时回忆“校园网与电信网互联场景”,既好记又备面试;
2、实验备考:
每天观看实验解法录屏和练习三大部分的模拟实验并且在合适时候预约真机练习以及提交真机练习进行审核,并进入下一环节,确保X+python和Y园区两部分每部分用时1小时内完成,广域网部分1.5内小时完成;接着就是截图的练习。
总结“设备启动失败、配置丢失”应急方案(如备份文件恢复),避免考试慌神。考前将所有流程练习到位,考试才会信手拈来。
3、心态与衔接:
保证每天10小时学习;按考试时间做思博模拟实验(实验+论述),用计时器适应节奏稳定心态
七、考试注意事项提醒
结合我的经历,给类似背景的学员提两点关键提醒:
1、HCIE实验考试:
先做Y园区部分(边做边截图),在Y园区等待下发期间穿插将论述写完(务必将论述先行写完,以免后续出现的可能因排错耽误,从而失分导致未达分数线),完成Y园区后接下来做X园区和网络自动化比分,最后在做广域网部分。
截图不要忘,按要求截图(每张截图只能有一条验证命令的结果,不能因方便快捷出现一张截图内出现多条验证命令结果,考官以截图评分避免截图过乱导致考官扣分)。
2、软考案例题:
别只写结果,要写具体步骤(如“排查终端断网:先查IP是否与网关同段→再ping网关→最后看交换机端口状态”),贴实战的答案更易得分,也能体现你的能力。
最后,对后续学员的话
如果你们和我一样,是非科班、想靠认证跨行业,别因“专业不符”退缩——我从机械“网络小白”到医疗网络运维,靠的不是天赋,而是“兼职实战+系统学习+不放弃”。
时间紧张就做好“碎片化+集中化”管理,专业基础弱就找张总这样的导师帮你找方法,遇到困难别独自硬扛,思博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战友”。
记住:网络行业不看“你从哪里来”,只看“你能做什么”。
愿你在学习中收获的不只是证书,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职场最硬的底气。加油,我在医疗网络运维的岗位上,期待与你并肩!

上一篇: 最新一篇






闽公网安备 35012102500533号